### **澳幣:**下跌原因與影響:一個不生病的經濟體如何應對外匯波動?
本文將深入探討近期澳元兌美元匯率的顯著下跌,其背後原因,並分析疲軟的澳元對澳洲經濟和普通民眾的各種影響。以下是主要內容:
#### 一、澳元匯率現狀與歷史比較
澳元,一直是全球主要貨幣之一,近期其匯率出現急劇下跌,引起廣泛關注。截至2024年5月初,澳元兌美元匯率跌至約0.6050美元,創下近五年來的新低。這是自2020年4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新低點,如果將時間拉得更長,這也是自2003年以來除了2008年金融危機和新冠疫情等特殊時期外的二十年來最低水平。事實上,過去三個月(截至2025年4月),澳元兌美元貶值了近9%。
與此相對,澳元貿易加權指數(TWI)雖然也下跌,但其跌幅不如澳元兌美元匯率劇烈,這表明澳元對其他主要貿易夥伴(如歐元、日元)的匯率跌幅不如兌美元那麼劇烈,暗示美元在當前的全球貨幣市場上異常強勢。
#### 二、澳元貶值的主要原因
1. **中美貿易戰升級:**
– 近期,美國對中國產品徵收高額關稅的政策再度激化,特朗普曾宣布對所有進口產品徵收至少10%的關稅,對中國的產品甚至加徵高達54%的關稅。中國對此進行了反制,加徵了34%的額外關稅。美中貿易關係的惡化導致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升級,而由於澳洲與中國的經濟關係緊密,這種緊張局勢直接打壓了澳元。尤其被市場認為是對華貿易重要“代理”貨幣的澳元,其匯率因此大幅下跌。特朗普重返白宮後的關稅政策,如承諾對中國徵收60%的關稅,也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2. **美元強勢:**
– 由於美國經濟數據強勁,如3月非農就業人數新增22.8萬,遠超市場預期,顯示美國就業市場依然韌性十足。此類數據不僅支撐了美元的走強,也降低了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報告發布前,市場預期年底可能降息43基點,但現已降至僅29基點左右,這一變化進一步提振了美元。

3. **大宗商品價格疲軟:**
– 澳洲經濟高度依賴礦產出口,但近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下跌,如鐵礦石3月均價跌破每噸110美元,較年初下跌了18%。原油、鐵礦金和銅價等下跌對澳元構成壓力。作為澳洲主要出口商品之一,鐵礦石價格的波動直接影響了澳洲的出口收入,從而使澳元進一步貶值。
4. **中國經濟放緩:**
– 中國作為澳洲主要的貿易夥伴之一,其經濟的放緩也對澳元產生了顯著影響。例如,中國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回落至49.2,低於榮枯線,顯示中國經濟增長的擔憂加深,進而導致對大宗商品的需求減少,進一步削弱了澳元的需求。
5. **澳洲國內經濟疲軟:**
– 澳洲國內經濟數據同樣不容樂觀,2024年四季度環比GDP增速僅為0.3%。2024年9月年度GDP增速只有0.8%,消費低迷,製造業和就業數據也表現不佳,這些都削弱了澳元的基本面支撐。

6. **澳洲央行(RBA)降息預期:**
– 市場預期澳洲央行(RBA)將提前並大幅降息。例如,市場預期RBA可能在2025年5月降息50個基點至3.35%,全年累計降息幅度可能達到150個基點,利差預期擴大也對澳元構成下行壓力。
7. **全球風險情緒惡化:**
– 全球股市暴跌(如標普500指數在某單日下跌6%)引發了避險需求,投資者因此拋售澳元等高風險資產,並轉向美元和黃金等避險資產。美聯儲主席警告關稅可能導致“通膨上升+增長放緩”,進一步加劇了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期。
8. **技術性破位:**
– 澳元兌美元匯率跌破關鍵技術和心理支撐位,如0.6000、0.5950、0.5900,MACD指標呈現“死亡交叉”信號。這些技術性破位可能觸發程序化交易拋售,加劇匯率跌勢。若澳元匯率失守2020年低點0.5510美元,可能引發更進一步的拋售。
#### 三、澳元貶值的影響
1. **生活成本上升:**
– 澳元貶值使得進口商品價格上升,如汽油、電子產品、家居用品等都會變得更貴,這將加劇居民通脹壓力,生活成本將因此提高。
2. **留學生與新移民成本:**
– 由於澳元兌美元貶值,換匯成本波動劇烈,留學生和新移民在兌換外幣時需謹慎操作,可以分批兌換以降低風險。同時,留學生的總體成本也將因此增加。
3. **海外旅行成本:**
– 澳元疲軟使得澳洲民眾前往美國等地旅行的成本增加,因為同樣的澳元兌換成美元或其他強勢貨幣時能購買的數量將减少。然而,澳元對某些貨幣(如紐西蘭元)的匯率可能相對較好,因此在選擇旅遊目的地時或許要做出調整。
4. **對澳洲出口的促進:**
– 澳元走低使得澳洲的出口商品對海外買家來說更加便宜,這有利於澳洲出口。特別是對於出口大宗商品的企業來說,儘管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但澳元貶值使得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出口收入換算成澳元會增加,可能增加聯邦稅收。
5. **對旅遊業的刺激:**
– 澳元疲軟使得外國遊客在澳洲的消費能力增強,這將促進澳洲旅遊業的發展,吸引更多國際遊客前來消費。
6. **對政府稅收的影響:**
– 澳元貶值意味著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出口收入在換算成澳元時會增加,這可能導致聯邦稅收增加,對政府財政有一定的正面影響。

7. **對資產市場的影響:**
– 澳元貶值使得澳洲房產和企業對海外投資者更具吸引力,因為等值外幣能兌換更多的澳元,從而可能推高本地資產價格。特別是房市,海外投資者的增加可能使房價上漲,但同時也削弱了本地首次購房者的競爭力。
8. **對RBA政策的影響:**
– 澳元持續貶值可能使得進口商品價格上漲,進而推高國內通脹,澳洲央行可能因此推遲降息決定,以避免通脹進一步失控。
#### 四、澳洲經濟結構與特性
澳洲作為典型的商品貨幣國家,擁有豐富多樣的資源,包括黃金、礦石、鐵礦石、石油、農產品和煤炭等。澳洲是貿易強國,主要貿易夥伴為中國、日本、韓國、英國、美國和泰國,其中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尤為重要。
在澳洲的經濟結構中,農產品佔GDP的3-4%,工業佔比超過20%,而服務業則佔比超過60%。與香港和美國等服務業佔比極高的國家不同,澳洲的經濟結構更為平衡。
從歷史上看,澳洲在1992年至2020年期間維持了長達29年未出現經濟衰退。一種普遍的解釋是,澳元匯率的高波動性作為外部價格調整機制,幫助化解了國內經濟壓力,保持了出口競爭力。
澳元走勢通常與全球經濟氣候密切相關,全球經濟復甦時期,澳元常常出現爆炸性的升值,例如金融海嘯後,澳元由0.6美元升至1-1.1美元。
澳洲政府債務相對GDP的比例大約為76%,低於美國(超過100%)和日本(近300%)等國。總體來說,澳洲的經濟基本面相對穩健,除地產外通脹不太嚴重,且經濟活躍,因此市場預期澳元在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有所回彈。
#### 五、未來展望與關鍵影響因素
澳元未來的走勢將極大地依賴美國經濟動態、通膨數據、美聯儲政策以及特朗普就職後的財政和關稅政策變動。中國經濟前景同樣是另一個關鍵影響因素,因為澳元通常被視為中國經濟前景的一個“代理”。
短期內,避險情緒和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可能繼續壓制澳元。但從長期來看,一旦全球經濟復甦,作為資源出口國的澳洲將從中受益,澳元有望回升,歷史經驗表明其反彈力度可能會相當大。市場對RBA政策預期的變化也是影響澳元走勢的重要因素。
綜合以上分析,澳元匯率的波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對各項經濟活動和消費者都有明顯影響,因此需要密切關注主要經濟體的政策動向和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對於留學生、新移民以及有海外旅遊需求的澳洲本地人來說,合理管理財務並關注匯率趨勢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