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ADX 指標?趨勢強弱的量化工具

在技術分析的浩瀚工具庫中,ADX指標(平均趨向指數)堪稱是判斷市場動能品質的黃金標準。它由美國技術分析大師韋爾斯·威爾德於1978年在其經典著作《技術交易系統新概念》中首次提出,至今仍是交易者追蹤趨勢強度不可或缺的利器。與多數人誤解的不同,ADX並非用來預測股價將漲或跌,而是專注於回答一個更根本的問題:當前市場是否具備足夠的「動能」形成可操作的趨勢?換句話說,它像是市場的體力計,告訴你行情是正在蓄勢待發,還是已經疲態盡現。
對於交易者而言,理解ADX的價值在於「過濾噪音」。市場大部分時間其實處於盤整或低動能狀態,盲目追價往往導致進出兩難。當ADX數值低迷時,正是提醒你暫時按兵不動;而當ADX逐步抬頭,則意味著趨勢能量正在凝聚,是時候留意潛在的交易機會。無論是操作台股、美股、外匯或加密資產,掌握這項指標,都能讓你在眾多雜訊中,精準捕捉真正值得參與的行情。
ADX 指標的兩大基石:DMI (DI+ / DI-) 深度解析

要真正駕馭ADX,就不能忽略其背後的兩大支柱:正向趨向指標(+DI)與負向趨向指標(-DI),這兩者共同構成了「趨向移動指數」(DMI)。許多交易者只關注ADX線的高低,卻忽略了+DI與-DI才是真正揭示市場多空動向的關鍵。簡單來說,ADX衡量「力道有多強」,而DMI則告訴你「拳頭打向哪裡」。
正趨向指標 (+DI) 與負趨向指標 (-DI) 的意義
- 正趨向指標 (+DI):反映市場上漲的動能強度。當+DI線持續走高,代表多方積極進攻,價格高點不斷上移,買氣旺盛。若+DI能穩定位於-DI之上,通常預示多頭主導的上升格局。
- 負趨向指標 (-DI):反映市場下跌的動能強度。當-DI線向上攀升,意味空方掌控局面,賣壓持續釋放,價格低點節節敗退。若-DI明顯高於+DI,則暗示空頭優勢明顯,行情可能進入下行通道。
這兩條線的相對位置與交叉,正是趨勢轉折的早期警訊。例如,當-DI從高位回落並被+DI向上穿越,可能代表空頭力竭、多頭反攻的起點。理解這種多空拉鋸的本質,是解讀DMI的核心。
DMI 的計算原理簡述
DMI的建構過程雖涉及數學運算,但其背後邏輯並不複雜,主要分為三個步驟:
- 真實波幅(True Range, TR):這是衡量價格波動真實範圍的基礎。TR取三個數值的最大值:當日最高價與前日收盤價之差、當日最低價與前日收盤價之差、以及當日最高價與最低價之差。這種設計確保了跳空缺口與劇烈震盪都能被納入考量,完整捕捉市場波動。詳情可參考Investopedia 對真實波幅的解釋。
- 方向移動(Directional Movement, DM):進一步區分價格波動的「方向性」。
- +DM:當日最高價高於前日最高價,且其漲幅大於當日最低價相對於前日最低價的跌幅,則+DM等於該漲幅;否則為零。
- -DM:當日最低價低於前日最低價,且其跌幅大於當日最高價相對於前日最高價的漲幅,則-DM等於該跌幅;否則為零。
- DI值的計算:將+DM與-DM分別除以TR的移動平均,再乘上100,便得出+DI與-DI的數值。這使得DI值具備可比性,能標準化不同資產或不同價格區間的趨勢動能。
透過這一連串計算,DMI成功將原始價格波動,提煉為具備方向性的動能指標。在交易圖表上,觀察+DI與-DI的相對高低,能快速掌握市場主導權的歸屬。
ADX 指標的計算方式與關鍵參數設定

ADX的誕生,正是為了回答「當前的趨勢到底有多強?」這個問題。它不關心方向,只專注於強度。其計算過程可視為一個「提純」的過程:先由價格波動計算出DMI(+DI與-DI),再利用這兩個數值的差異計算出「趨向指數」(DX),最後對DX進行平滑處理,得出我們常見的ADX線。這個設計巧妙地將「方向」與「強度」分離,讓交易者能獨立評估趨勢的品質。
ADX 指標計算流程簡述
- 計算 +DI 與 -DI:這是整個流程的起點,已如前述。
- 計算 DX(Directional Index):DX衡量+DI與-DI之間的相對差異,公式為:
$DX = |\frac{+DI – (-DI)}{+DI + (-DI)}| \times 100$。
當+DI與-DI差距越大(無論誰大),DX值就越高,代表市場多空分歧明確,趨勢方向清晰。 - 計算 ADX:ADX是DX的移動平均值(通常採用14期的簡單移動平均)。這一步的平滑作用至關重要,它過濾掉DX的短期波動,使ADX線更穩定,更能反映趨勢強度的長期變化。
最終呈現的ADX數值,便成為一個介於0到100之間的純粹強度指標。數值愈高,代表當前的趨勢(不論牛熊)愈發強勁且穩定;反之,數值愈低,則代表市場多空力量膠著,缺乏明確方向。
ADX 關鍵參數設定:預設與調整考量
ADX指標的預設週期為14,這意味著在計算DI與ADX時,均以過去14根K棒的數據為基礎。這個數字並非偶然,而是發明者威爾德基於大量研究後提出的最佳平衡點,在反應速度與訊號穩定性之間取得妥協。
- 參數14的意義:作為一個中期指標,它能有效過濾掉日內雜訊,同時又不會過於遲鈍而錯失趨勢的早期階段,廣泛適用於日線圖等主流時間框架。
- 參數調整的考量:
- 縮短週期(如7-10):使ADX反應更靈敏,能更早捕捉到趨勢的啟動或減弱。但代價是容易受到短期波動干擾,產生更多假訊號,適合偏好捕捉短線波段的交易者。
- 拉長週期(如20-30):產生的ADX線更為平滑,訊號更可靠,但代價是滯後性增加,可能錯過趨勢初期的利潤。這適合長線投資者或希望減少交易次數的策略。
- 不同時間週期下的參數調整:
- 短線交易(如小時圖、15分鐘圖):可考慮使用7-10的較小參數,以適應快速變化的行情。
- 中長線交易(如日線圖、週線圖):預設的14期或更大(如20期)的參數更為合適,能過濾掉短期干擾,看清大方向。
最佳參數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答案。交易者應根據自身操作習慣、交易標的的波動特性,以及所使用圖表的時間框架,透過歷史回測來找出最契合的設定。
ADX 指標的精準解讀:判斷趨勢強度與方向
解讀ADX指標的真正功力,在於將其「強度」訊息與DMI的「方向」訊息完美結合。單看ADX,你知道行情有沒有力道;單看+DI/-DI,你知道誰在進攻。唯有兩者並用,才能繪製出完整的市場攻防圖像,做出精準的交易決策。
ADX 值的高低與趨勢強度
ADX數值的變化,是評估趨勢健康程度的溫度計。其數值範圍與市場狀態的對應關係如下:
- ADX < 20-25:市場處於「弱勢」或「無趨勢」狀態。價格波動狹窄,多空拉鋸,難以形成明確方向。此時進行趨勢追蹤交易,成功機率較低,應考慮觀望或改用區間操作策略。
- ADX 20-40:趨勢正在「形成」或處於「中等強度」。ADX從低檔回升並突破20-25,是趨勢啟動的重要警訊,此時應密切注意價格走勢與DMI的方向。
- ADX 40-60:標示「強勢趨勢」。市場動能充沛,價格沿著單一方向穩定推進。這是趨勢交易者最期待的環境,順勢操作的勝率相對較高。
- ADX > 60:代表「極強勢趨勢」。行情狂暴,幾乎單邊運行。然而,物極必反,如此高的強度也可能預示著趨勢接近尾聲,需警惕回調或反轉風險。
除了絕對數值,ADX的「走勢」同樣重要:
- ADX上升:顯示市場趨勢的掌控力正在增強,動能持續匯聚。
- ADX下降:意味趨勢的主導權開始鬆動,動能逐漸消散,可能預示行情將進入盤整或面臨反轉。
舉例而言,當ADX從18一路攀升至32,這本身就傳遞了一個強烈訊號:市場已從混沌的盤整狀態,進入一個具有明確動能的趨勢階段。接下來的關鍵,就是透過DMI來確認這個趨勢的進攻方向。
DMI 交叉與趨勢方向確認
DMI的交叉訊號,是確認趨勢方向的關鍵扳機,必須與ADX的強度訊號相互驗證:
- +DI 向上穿越 -DI(黃金交叉):
- 此交叉顯示多方動能開始壓制空方,市場氣氛轉向樂觀,是潛在的多頭趨勢啟動訊號。
- 若此時ADX數值同步上升,且已突破20-25的關鍵門檻,則此訊號的可信度大增,可視為一個高品質的買入依據。
- -DI 向上穿越 +DI(死亡交叉):
- 此交叉代表空方力量取得優勢,市場賣壓增強,是潛在的空頭趨勢啟動訊號。
- 若同時ADX亦呈上升態勢,則確認了下跌趨勢的動能正在增強,是值得關注的賣出或放空機會。
綜合判斷的黃金法則是:ADX負責「篩選」有趨勢的市場,DMI負責「指示」趨勢的方向。一個完整的交易訊號應是「ADX上升突破20 + DMI發生明確交叉」。下表總結了關鍵情境與對應策略:
ADX 狀態 | DMI 狀態 | 市場解讀 | 交易建議 |
---|---|---|---|
ADX < 20-25 | 無明顯交叉或頻繁交叉 | 盤整或無趨勢市場 | 避免趨勢交易,或考慮區間交易策略 |
ADX 上升 (>20-25) | +DI 穿越並維持在 -DI 之上 | 強勁多頭趨勢形成並強化 | 考慮買入,順勢操作 |
ADX 上升 (>20-25) | -DI 穿越並維持在 +DI 之上 | 強勁空頭趨勢形成並強化 | 考慮賣出/做空,順勢操作 |
ADX 下降 (>20-25) | +DI 或 -DI 仍佔優 | 趨勢強度減弱,可能進入盤整或反轉 | 獲利了結或減倉,密切關注 |
ADX 指標實戰應用:買賣訊號與進階策略
掌握ADX的理論後,如何將其轉化為實際的交易策略,是提升績效的關鍵。從基本的進出場點,到如何應對不同市況與結合其他工具,以下提供一套完整的實戰框架。
基本買賣訊號與止損設定
最核心的交易訊號來自ADX與DMI的「共振」:
- 買入訊號:
- 當+DI線從下方向上穿越-DI線,且ADX線同步上升並突破25,這構成一個強力的買入訊號。它不僅確認了多方優勢的確立,更證明了趨勢的動能正在增強。
- 止損策略:可將止損點設在進場K棒的最低價下方,或最近一波明顯的低點之下。當ADX從高檔開始反轉向下,則是趨勢減弱的警訊,可將止損上移至保本或小利潤區間,以保護帳上獲利。
- 賣出/做空訊號:
- 當-DI線向上穿越+DI線,且ADX同步上升,則構成一個明確的放空訊號,預示下跌趨勢的展開。
- 止損策略:止損點可設在進場K棒的最高價上方,或近期高點之上。同理,ADX的回落也應觸發止損上移機制。
必須強調的是,ADX的「上升」是確認訊號有效性的關鍵。若ADX值低迷(如低於20),即使DMI發生交叉,也極可能是盤整區間內的假動作,此時進場風險極高,宜避免操作。
ADX 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的應用
ADX的威力在於它能幫你「選擇戰場」:
- 趨勢市場:當ADX穩定高於25,且+DI或-DI持續佔據主導,價格呈現「高點更高、低點更高」或「高點更低、低點更低」的走勢,這正是ADX發揮最大效用的時機。此時順勢交易的策略成功率顯著提高。
- 盤整市場:當ADX長期徘徊在20以下,價格在一個狹窄區間內來回震盪,DMI線則頻繁交叉,此階段ADX的參考價值極低。若執意使用其交叉訊號進行交易,將面臨高頻率的「左右挨耳光」困境。此時,應停止趨勢追蹤,轉而運用RSI、KD等震盪指標捕捉區間的低買高賣機會,或乾脆觀望。
ADX 結合其他指標的複合策略
將ADX融入多指標的驗證體系,是提升交易精準度的不二法門:
- ADX + 均線系統:
- 策略:利用移動平均線(如50日、200日)判斷長期趨勢方向。例如,當股價位於長期均線之上且均線向上傾斜時,確立多頭格局。此時,若ADX從低檔回升突破25,便是技術面的強化確認訊號,提供更佳的進場時機。
- 應用:均線定方向,ADX定強度,雙重確認降低假訊號風險。
- ADX + MACD:
- 策略:MACD的柱狀圖與快慢線的交叉,能提供動能增減與潛在轉折點的訊息。當MACD出現金叉且柱狀圖由負轉正時,若ADX同步上升,則代表多頭動能不僅啟動,且有強勢趨勢的背景支持,訊號品質更高。
- 應用:MACD捕捉動能轉折,ADX驗證趨勢強度,相輔相成。
- ADX + RSI:
- 策略:RSI常用於判斷超買超賣。但在ADX顯示趨勢強勁(如>40)的行情中,RSI進入超買區(>70)往往是趨勢持續的證明,而非馬上反轉的警告。反之,當ADX低迷時,RSI的超買超賣訊號就更為可靠。此策略幫助交易者區分「強勢行情的回檔」與「弱勢行情的反彈」。
- 應用:ADX篩選趨勢市,RSI優化進出場點。
ADX 指標的常見誤區與陷阱
再好的工具,若使用不當也可能帶來虧損。必須警惕以下陷阱:
- 混淆強度與方向:最大的誤解莫過於認為ADX上升就是股價要漲。高ADX可能對應強勁的上漲,也可能對應猛烈的下跌。忽略+DI與-DI的相對位置,將導致方向性錯誤。
- 盤整區的假訊號:在ADX值低的盤整市,DMI的交叉純粹是噪音。盲目追隨這些訊號,會讓交易者陷入高頻、低勝率的交易泥沼。
- 指標的滯後性:ADX基於歷史數據計算,總會比價格變化慢上半拍。在趨勢啟動時可能尚未反映,在趨勢結束時也可能尚未轉向。務必結合即時的K線形態、成交量變化與關鍵支撐阻力位進行綜合判斷。
- 過度依賴單一指標:任何指標都有其盲區。將ADX與其他分析工具、風險管理原則,甚至基本面資訊結合,才能建構穩固的交易系統。
ADX 指標在哪裡看?平台設定與選股應用
理論終究要落實到操作。無論是想在台股券商App上查看,還是想用於加密貨幣的選幣,以下提供具體指引。
台灣/香港常用交易平台設定教學
ADX幾乎是主流交易軟體的標準配備,設定方式大同小異:
- 三竹資訊系列券商 App(如永豐、元大、富邦):
- 開啟股票K線圖,點選上方的「指標」或「技術指標」按鈕。
- 在搜尋欄輸入「ADX」或「DMI」,點選加入。
- 通常會同時顯示ADX、+DI、-DI三條線。點擊指標線或再次進入設定,可修改「週期」參數(預設為14)。
- MetaTrader 4/5:
- 在圖表上點擊「插入」→「指標」→「趨勢」→「Average Directional Movement Index」。
- 在設定視窗中,可調整週期、線條顏色等,確認後指標即會呈現。
- 幣安(Binance)、Gate.io等加密平台:
- 進入交易介面,點選「指標」→「趨勢」→「ADX」。
- 添加後,可點擊指標旁的設定圖示(通常是齒輪)來自訂參數與外觀。
利用 ADX 指標進行選股/選幣策略
ADX不僅是進出場工具,更是強大的「篩選器」,能幫助你從眾多標的中找出最具潛力的趨勢股或趨勢幣:
- 篩選強勢趨勢標的:
- 設定條件:ADX(14) > 25(確認趨勢已形成)。
- 方向確認:+DI(14) > -DI(14)(鎖定多頭趨勢)。
- 進階條件:ADX線仍處於上升通道(表示動能持續增強)。
- 排除盤整標的:
- 設定條件:ADX(14) < 20,將這些缺乏動能的標的過濾掉,避免浪費時間與資金。
- 結合量價確認:
- 策略:當ADX顯示強勢多頭時,若同時伴隨成交量溫和放大,則趨勢的可信度更高,顯示有資金持續進場支持。
善用券商或分析平台的「選股」功能,輸入上述條件,即可快速找出如「ADX > 25 且 +DI > -DI」的候選名單,大幅提高找股效率。
總結:ADX 指標的優勢、局限與使用建議
ADX指標的核心價值,在於它提供了一個客觀、量化的「趨勢強度」標準。它讓交易者從主觀猜測「行情會漲嗎?會跌嗎?」,進化到理性判斷「現在的行情有足夠的力道讓我參與嗎?」這種思維的轉變,是擺脫盲目交易的關鍵一步。
然而,必須正視其局限:它不指方向、有滯後性、在盤整市容易失效。因此,明智的使用方式是將ADX定位為「過濾器」與「確認器」。當你想採用趨勢追蹤策略時,先問ADX:「這裡有趨勢嗎?」如果ADX搖頭(數值低),就另尋他處;如果ADX點頭(數值高且上升),再透過DMI、均線、K線形態等工具,進一步確認進場的細節。
最終,交易的勝率來自於系統化的決策。將ADX納入你的分析框架,並結合嚴格的風險管理,它將成為你穿越市場迷霧、捕捉真正趨勢的可靠夥伴。
FAQ – ADX 指標常見問題
ADX 指標與 DMI 指標有何不同?它們之間如何協同運作?
DMI (Directional Movement Index) 是 ADX 的基礎,它由正趨向指標 (+DI) 和負趨向指標 (-DI) 組成,主要用於判斷趨勢的「方向」。+DI 衡量上漲動能,-DI 衡量下跌動能,兩者的交叉點指示趨勢方向的轉變。而 ADX (Average Directional Index) 則是基於 DMI 計算出的移動平均值,它量化的是趨勢的「強度」,而非方向。它們協同運作的方式是:DMI 告訴您趨勢的方向(是漲還是跌),ADX 則告訴您這個趨勢有多強勁。當 ADX 上升且 DMI 發生交叉時,表示一個強勁的趨勢正在形成並朝著交叉指示的方向發展。
ADX 指標的預設參數 14 是什麼意思?我應該調整它嗎?
ADX 指標的預設參數 14 代表計算 ADX 值時所採用的週期為 14 個交易日(或 K 線)。這個參數是 ADX 發明者威爾德根據經驗提出的,適用於大多數市場的中期趨勢判斷。
- **是否調整**:您可以根據自己的交易風格和時間週期來調整。
- **較小的參數 (例如 7-10)**:會使 ADX 對價格變化更敏感,捕捉趨勢轉變更快,但可能增加假訊號。
- **較大的參數 (例如 20-30)**:會使 ADX 更平滑,減少噪音,訊號更穩定,但反應會較為滯後。
建議在調整後進行回測,以找到最適合您的參數設定。
ADX 值上升代表什麼?是不是代表股價一定會上漲?
ADX 值上升代表市場趨勢的「強度」正在增強,但這不代表股價一定會上漲。ADX 是一個非方向性指標。例如:
- 如果 ADX 上升,且 +DI 線在 -DI 線之上,表示強勁的上漲趨勢正在發展。
- 如果 ADX 上升,且 -DI 線在 +DI 線之上,表示強勁的下跌趨勢正在發展。
因此,ADX 上升僅告訴您市場動能變強,您還需要結合 DMI 的 +DI 和 -DI 來判斷具體的趨勢方向。
ADX 指標在盤整市場中是否有效?應如何避免假訊號?
ADX 指標在盤整市場中效果不佳,甚至可能產生大量假訊號。當 ADX 值低於 20-25 (此閾值可根據市場和資產調整) 時,通常表示市場處於盤整或無趨勢狀態,此時應避免使用 ADX 進行趨勢追蹤交易。為避免假訊號,您可以:
- **設定 ADX 閾值**:只在 ADX 高於特定值 (例如 25 或 30) 時才考慮趨勢交易。
- **結合其他指標**:在盤整市場中,可以轉向使用震盪指標 (如 RSI、KD) 進行區間交易,或等待 ADX 回升並確認趨勢後再入場。
- **觀察價格行為**:結合 K 線形態和支撐壓力位來判斷市場是否真的進入趨勢。
如何在台灣的券商 App (如三竹資訊) 中設定和查看 ADX 指標?
在台灣常用的三竹資訊系列券商 App 中設定和查看 ADX 指標的步驟大致如下:
- 打開券商 App,進入個股的 K 線圖頁面。
- 點擊 K 線圖上方的「指標」或「技術指標」按鈕。
- 在指標列表中找到「DMI」或「ADX」並點擊選取。
- ADX (通常包含 +DI 和 -DI) 線將會顯示在 K 線圖下方。
- 如需調整參數,通常可以點擊已顯示的指標線或再次進入指標設定頁面,找到 DMI/ADX 的設定選項,修改「週期」或「參數」欄位後確認即可。
具體介面可能因不同券商 App 版本而異,但基本邏輯相似。
除了判斷趨勢強度,ADX 指標還能用來做什麼?例如選股或進出場時機?
除了判斷趨勢強度外,ADX 指標還可以應用於:
- **選股/選幣**:透過設定篩選條件 (例如 ADX 值高於特定門檻且 +DI > -DI),來找出當前處於強勢上漲趨勢的潛力標的,或 ADX 值低於特定門檻以避開盤整標的。
- **進出場時機**:
- **入場**:當 ADX 從低位上升並突破 25,同時 +DI/-DI 發生交叉時,是趨勢交易的入場訊號。
- **出場/止損**:當 ADX 從高位開始下降,表明趨勢強度減弱,可能預示趨勢即將結束或進入盤整,可作為獲利了結或調整止損的參考。
- **輔助其他策略**:與其他指標如移動平均線、MACD、RSI 結合,提高訊號的準確性。
ADX 指標是否有滯後性?應搭配哪些其他技術指標使用效果更好?
是的,ADX 指標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因為它是基於歷史價格數據的移動平均值計算出來的。這意味著它可能在趨勢啟動時反應較慢,或在趨勢結束時延遲發出訊號。
為彌補其滯後性並提升效果,建議搭配以下指標使用:
- **移動平均線 (MA)**:判斷趨勢方向和支撐阻力。
- **MACD (移動平均線收斂發散指標)**:判斷趨勢動能和潛在反轉。
- **RSI (相對強弱指數)**:判斷超買超賣,有助於識別短期頂部或底部。
- **K 線形態/價格行為**:直接觀察價格走勢和 K 線圖形,以獲得更即時的市場信息。
結合這些指標,可以從不同角度驗證交易訊號,提高決策的全面性。
ADX 指標適用於所有資產類別嗎?在股票、外匯、加密貨幣的應用上有何差異?
ADX 指標的原理是量化趨勢強度,這一概念適用於所有具有價格波動的資產類別,包括股票、外匯、期貨、商品和加密貨幣。然而,在不同資產類別的應用上,可能會有一些細微差異和調整:
- **股票**:由於股票市場受公司基本面和行業消息影響較大,ADX 需結合基本面和財報分析。
- **外匯**:外匯市場波動性較高,且 24 小時交易,ADX 參數可能需要根據交易貨幣對的特性進行微調,並結合經濟數據發布時間。
- **加密貨幣**:加密貨幣市場波動極大,且常受社群情緒和消息面驅動。在應用 ADX 時,可能需要更密切關注市場情緒,並搭配較小的參數以捕捉快速變化的趨勢,同時嚴格控制風險。
總體而言,ADX 的核心功能不變,但交易者需根據不同市場的特性調整策略和風險管理。
ADX 指標的優點和缺點各是什麼?在使用時需要注意哪些風險?
ADX 指標的優點包括:
- **量化趨勢強度**:獨特地提供趨勢強度的客觀衡量標準,幫助交易者識別強勁趨勢。
- **過濾盤整**:能有效幫助交易者避開無趨勢的盤整市場,減少不必要的交易。
- **適用性廣**:適用於股票、外匯、加密貨幣等多種資產。
缺點則有:
- **非方向性**:不提供趨勢方向信息,需結合 DMI (+DI, -DI) 判斷。
- **滯後性**:基於移動平均計算,對價格變化反應較慢。
- **盤整市場失效**:在 ADX 值較低時,容易產生假訊號。
使用時需注意的風險:
- **單一指標風險**:過度依賴 ADX 而忽視其他市場信息可能導致錯誤決策。
- **假訊號風險**:尤其在 ADX 值低於 20-25 的情況下,DMI 交叉可能為假訊號。
- **趨勢反轉風險**:即使 ADX 值很高,趨勢也可能隨時反轉,需配合止損和獲利了結策略。
ADX 指標的發明者是誰?這個指標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ADX 指標的發明者是美國著名的技術分析大師 **威爾德 (Welles Wilder Jr.)**。他在 1978 年出版的經典著作《技術交易系統新概念 (New Concepts in Technical Trading Systems)》中首次提出了 ADX 指標以及其他多個廣泛使用的技術指標,例如相對強弱指數 (RSI)、拋物線轉向指標 (SAR) 和平均真實波幅 (ATR) 等。
威爾德發明 ADX 的初衷是為了解決當時技術分析中缺乏有效衡量趨勢強度的問題。他注意到許多趨勢追蹤系統在盤整市場中表現不佳,因此需要一個工具來判斷市場是否存在足夠的趨勢動能,以便交易者能夠在有趨勢的市場中應用趨勢追蹤策略,而在無趨勢的市場中則避免入場或採用其他策略。ADX 的設計正是為了填補這一空白,幫助交易者更好地理解市場結構和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