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平倉血淚史:如何避免帳戶一夕歸零?

### 無預警帳戶歸零!投資人必懂的「強制平倉」風險

最近我的好友小美很苦惱,因為她的期貨投資帳戶「突然被歸零了」。原來她最近嘗試了槓桿交易,但因為市場波動劇烈,觸發了所謂的「強制平倉」,直接把她帳戶裡的資金一掃而空。這「強制平倉」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會突然發生呢?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探討這個可能讓你的投資瞬間歸零的機制。

### 強制平倉到底是什麼?

想像一下,你去銀行借錢開了一家公司。銀行為了確保你不會賠光所有錢還不起貸款,會要求你放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如果你的公司虧損太多,達到了某個臨界點,銀行為了不讓自己賠錢,就會強制接管你的公司並把公司賣掉還債。這個賣掉公司的動作,在金融市場就叫「強制平倉」。

在期貨、外匯差價合約(CFD)、還有近年很夯的加密貨幣合約交易中,由於槓桿的特性,交易者只需要提供一小部分資金(保證金)就能操作大額的合約。但一旦市場走勢不利於你,帳戶的虧損可能會超過你提供的保證金。為避免你賠到「倒欠」平台錢,當虧損達到一定程度時,交易平台就會強制把你手中的倉位全部賣掉。

這套機制雖然保護了平台和市場,卻讓交易者在還沒反應過來時就面臨「斷頭危機」。

### 什麼情況下會觸發強制平倉?

到底何時會遭遇「強制關門」的尷尬局面呢?這取決於各市場和平台的不同規定。

#### 1. 外匯/CFD交易中的強平

在外匯和CFD交易中,常見的強平依據是「保證金維持率」——也就是你的帳戶淨值除以已使用的保證金,要維持在一定比例以上(例如20%)。

以富拓(FXTM)的標準帳戶為例,他們的強平線是20%。也就是說,當你的帳戶淨值跌到已用保證金的20%時,平台就會強制平倉。

舉例來說,如果你存入1000美元,開了價值1萬美元的倉位(假設使用10倍槓桿),已用保證金為1000美元。當市場波動導致帳戶只剩下200美元(1000美元的20%)時,強制平倉就會發生。

#### 2. 加密貨幣合約交易:標記價格決定生死

在加密貨幣市場的永續合約交易中,強平則是根據「標記價格」觸及「強平價格」而觸發。標記價格是綜合多個交易所價格算出的參考價,用意是防止少數交易所的價格操控。

強平價格的計算稍微複雜一些,它是根據開倉均價、倉位大小、維持保證金等算出來的臨界點。以MEXC交易所的逐倉多倉為例,公式如下:
`強平價格 = (維持保證金 – 倉位保證金 + 開倉均價 x 數量 x 面值) / (數量 x 面值)`

當標記價格跌到強平價格時,系統就會自動開始平倉流程。

#### 3. 期貨市場:多種原因觸發強平

期貨市場中,觸發強平(在中國稱「強行平倉」)的原因比較多元:

– 未履行追加保證金義務:就像前面說的,保證金不夠就可能被強平。
– 違規行為:例如超過倉位限額、未上報大額持倉、市場操縱等。
– 政策變化:如交易所因為緊急狀況調整規則,導致某些倉位必須平掉。

### 強制平倉的優缺點:保護你還是打擊你?

強制平倉雖然聽起來令人害怕,但其實有它的道理。

#### 優點:防止你虧到破產

理論上,強制平倉可以將你的損失控制在保證金範圍內,避免你因為巨額虧損背上一屁股債。然而這不是絕對的——在異常波動的市場中,價格的巨幅跳空可能讓平倉執行得不夠及時,你仍有可能賠掉比保證金更多的錢。

#### 缺點:無法自主控制損失

如果你是長線投資者,短期波動可能不會影響你的策略判斷。但一旦遇到強制平倉,你連堅持的機會都沒有——系統已經強制轉進:虧損實現在帳上了。

而且強制平倉常在大行情中集體發生,進一步加劇市場波動,讓還沒被平倉的人也慘遭掃颱風尾。

### 如何避開強制平倉災難?

避免強制平倉的策略有幾個:

#### 1. 追加保證金

在接到保證金不足通知時,你可以選擇存入更多資金,暫時緩解壓力。但是要注意,如果行情繼續向不利於發展,你可能會越賠越多。

#### 2. 自行減倉

可以自己先平掉部分倉位,減少曝險,這樣已用保證金就會下降,保證金維持率就會上升。

#### 3. 在下單時就設定好止損

這是最聰明的方法,在下單時就根據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和策略,設定一個最糟虧損程度的停損價格。這不僅可以避免被強平,也是自主控制風險的好習慣。

#### 4. 降低槓桿倍率

槓桿越高,越容易觸發強平。降低槓桿雖然會減少你的獲利,但也會讓強平價格離現價更遠,減少被掃到的可能性。

#### 5. 選擇強平門檻較低的平台

有些平台設定的強制平倉率很低(例如50%),代表你有較大緩衝空間。

#### 6. 關注市場波動

做好風險管理,不要開超過自己承受能力的倉位,尤其在大事件(如FOMC會議)前夕,市場可能劇烈震盪,最好減碼因應。

### 結語:寧可主動出擊,不要被動挨打

強制平倉是交易市場中風險控制的一環,但也可能成為你意想不到的「斷頭鍘」。作為交易者,我們不能完全依賴平台機制來保護自己,而應該主動進行風險管理。精準設定停損、合理控制槓桿、見好就收,才是長久存活於市場的不二法門。

**🚨 風險提示:金融衍生品交易涉及高風險,您可能損失超過您的初始保證金。交易前務必了解相關規則,謹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More From Author

紐西蘭幣匯率暴跌?換匯時機到了?專家教你聰明換!

瑞士法郎台幣換匯攻略:告別隱藏費用,聰明換匯不吃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