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詐欺」?日文基本定義與詞源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詐欺」這個詞,無論在新聞、法律文件或聊天中,都會出現。在日語裡,它寫成「詐欺」(さぎ,sagi),這不僅是描述犯罪的術語,還涵蓋各種欺騙行為。對於在日本生活、學習或工作的人來說,搞清楚它的確切含義和應用方式,實在是必備知識。

參考日本權威辭典如《大辭林》的說明,「詐欺」主要描述透過欺騙他人,讓對方產生錯誤認知,從而做出財產處分等動作,並藉此取得非法好處的行為。這個定義清楚強調了「詐欺」的兩個關鍵點:欺騙過程和非法獲利目的。

從詞源角度來看,「詐」這個字本就蘊含假裝、欺瞞的意涵,比如「詐稱」是假冒身份,「詐病」則是裝作生病。「欺」則直指蒙蔽或騙人。當這兩個字結合,就成了「詐欺」,專門強調那種帶有惡意、旨在謀取非法利益的欺騙形式。

需要特別留意的是,「詐欺」(さぎ)跟日常口語裡的「騙す」(だます,damasu,意思是欺騙)並不完全相同。「騙す」這個詞範圍很廣,能用來描述無害的玩笑、善意的小謊,或是沒到法律層面的小把戲。例如,你可能會說「友達を騙した」(騙了朋友),這或許只是個無傷大雅的惡作劇。但「詐欺」則不同,它通常帶有濃厚的法律色彩和犯罪意味,常涉及財產或重大權利的損害,在日本刑法中被明確列為罪名。所以,當我們用「詐欺」這個詞時,往往是在談論更嚴重、有計劃的欺騙行為。
與「詐欺」相關的日文核心詞彙與人物
要真正掌握日本社會裡的詐騙現象,學會一些與「詐欺」緊密相關的日語詞彙就變得至關重要。這些詞不僅包括詐騙者、組織,還涵蓋各種欺騙形式,能讓我們更準確地描述和辨識相關情況。
詐欺師 (さぎし, sagishi) – 騙子、詐欺犯
詐欺師(さぎし)指的是那些專門搞詐欺的人,我們常稱他們為「騙子」或「詐欺犯」。這個詞充滿負面意味,直接凸顯了行為的非法和道德問題。不管是在新聞、劇集還是日常談話中,都會用它來指那些靠欺騙謀取非法好處的個人。
例句:
- 彼は巧妙な手口で多くの人を欺いた詐欺師です。
(他是個手法高明的詐欺師,欺騙了很多人。) - 詐欺師からの電話には絶対に出ないでください。
(請絕對不要接詐欺師打來的電話。)
詐欺集團 (さぎぐだん, sagigudan) – 詐騙集團
如果詐騙是由一群人組織分工來進行的,就會用詐欺集團(さぎぐだん)來描述。這類組織通常有明確計劃和角色分工,專門策劃各種詐騙。在日本,很多大案子都跟這種集團脫不了關係。
例句:
- 警察は大規模な詐欺集團を摘発しました。
(警方破獲了一個大規模的詐騙集團。) - あの事件の背後には、巧妙な手口を使う詐欺集團がいました。
(那起事件的背後,有一個使用高明手法的詐騙集團。)
網路詐騙 (ネット詐欺, netto sagi) – 網路詐騙
網路時代來臨後,線上詐騙越來越猖獗。在日語中,這通常叫網路詐騙(ネットさぎ,netto sagi),包括釣魚郵件、假購物網站、線上交友騙局等各種形式。熟悉這個詞,有助於我們及時察覺網路風險。
例句:
- 個人情報の漏洩はネット詐欺の被害につながる可能性があります。
(個人資訊洩露可能導致網路詐騙受害。) - 最近、ネット詐欺の手口が巧妙化しています。
(最近,網路詐騙的手法越來越高明。)
其他動詞與名詞:騙す、欺瞞 (ぎまん, giman) 等
除了「詐欺」核心詞外,還有其他類似表達用來描述欺騙,但它們在意思、語調和法律意涵上有些差別。弄懂這些區別,能讓我們用詞更精準。
詞彙 | 讀音 | 中文解釋 | 語義/語氣差異 | 法律層面 |
---|---|---|---|---|
詐欺 | さぎ (sagi) | 詐欺、欺騙 | 通常指有預謀、惡意,以獲取不法利益為目的的欺騙行為,語氣嚴肅。 | 明確的刑法罪名,例如「詐欺罪」。 |
騙す | だます (damasu) | 欺騙、哄騙 | 用途最廣泛,可指善意謊言、玩笑、輕微欺瞞,或不涉及法律的欺騙。語氣中性到負面。 | 通常不直接構成犯罪,除非情節嚴重且符合詐欺罪構成要件。 |
欺瞞 | ぎまん (giman) | 欺瞞、蒙蔽 | 偏向書面語,指隱瞞事實、假裝真實來欺騙他人,通常含有策略性、有計畫的欺騙意味。語氣較正式。 | 本身不是法律罪名,但其行為可能構成詐欺等罪名的要素。 |
偽る | いつわる (itsuwaru) | 假冒、偽裝、說謊 | 指假裝、冒充真實情況或身份,多用於「偽裝」、「假冒」的情況。 | 行為本身不一定是犯罪,但若用於獲取不法利益,則可能構成詐欺。 |
嘘をつく | うそをつく (uso wo tsuku) | 說謊 | 最直接的「說謊」表達,無論大小謊言皆可使用,不一定有惡意。 | 通常不涉及法律層面,除非謊言導致重大財產損失或其他犯罪行為。 |
例句:
日本常見詐欺類型與其日文表達
日本的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其中警方特別強調的「特殊詐欺」尤其值得注意。另外,網路購物和投資類詐騙也越來越常見。認識這些類型和它們的日語說法,是防範詐騙的基礎。
特殊詐欺 (とくしゅさぎ, tokushu sagi) – 特殊詐騙
特殊詐欺是日本警方界定的一類特定犯罪,主要是透過電話或郵件等通訊工具,不用面對面接觸,就騙受害者匯款或交出貴重物品。這類詐騙給社會帶來嚴重損失,警方也積極宣傳和打擊。以下是幾種主要類型:
詐欺類型 | 日文名稱 | 簡要解釋 |
---|---|---|
假冒親友詐騙 | オレオレ詐欺 (Ore-ore sagi) | 詐騙者假冒成被害人的兒子、孫子等親屬,聲稱自己遇到緊急狀況(如交通事故、捲入麻煩),急需用錢,要求匯款。因詐騙電話開頭常說「俺だけど」(是我),故名。 |
退稅詐騙 | 還付金詐欺 (Kanpukin sagi) | 詐騙者假冒政府或金融機構人員,聲稱被害人有退稅、退款等未領取的款項,誘導被害人到ATM操作,實則將錢轉入詐騙集團帳戶。 |
虛假帳單詐騙 | 架空請求詐欺 (Kakuu seikyuu sagi) | 詐騙者寄送偽造的帳單或簡訊,聲稱被害人有未付的款項(如網路服務費、商品費用),若不付款將採取法律行動,以此恐嚇被害人匯款。 |
金融商品詐騙 | 金融商品詐欺 (Kinyuu shouhin sagi) | 詐騙者推薦虛假的投資產品或高回報率的金融商品,誘騙被害人投入資金,最終捲款潛逃。 |
電話欠費詐騙 | 電話料金詐欺 (Denwa ryoukin sagi) | 假冒電信公司,聲稱受害者有未繳納的電話費,要求立即支付以避免停機,實則為詐騙。 |
預付卡詐騙 | プリペイドカード詐欺 (Puripeido kaado sagi) | 詐騙者要求被害人購買iTunes卡、Google Play卡等預付卡,並告知卡片上的序列號,以此盜取金錢。常見於冒充政府機關或電信公司。 |
日本警察廳網站對「特殊詐欺」有詳細的分類和說明,是了解這些詐騙手法的權威資訊來源:警察庁 特殊詐欺対策。
網路購物詐欺 (ネットショッピング詐欺, netto shoppingu sagi)
電商興起後,網路購物詐騙(ネットショッピング詐欺)也變得司空見慣。這類詐騙通常是騙子建假網站,用低價吸引買家付款,之後不寄貨或送劣質品,也包括拍賣平台的欺詐。
常見手法:
- 偽造網站:外觀與知名品牌網站相似,但網址略有不同。
- 預付款詐騙:要求先付款,但商品從未寄出。
- 販售假冒商品:以正品價格販售仿冒品。
投資詐欺 (投資詐欺, toushi sagi)
投資詐欺(とうしさぎ,toushi sagi)是利用人們追求財富的心理,推出假投資方案或產品,誘使受害者砸大錢。這類騙局常許諾高報酬、低風險,結果讓人血本無歸。
常見手法:
- 虛假金融產品:聲稱投資於新興科技、稀有資源、虛擬貨幣等,實則無實際投資。
- 龐氏騙局 (ねずみ講, nezumikou):以新投資者的資金支付舊投資者的利潤,製造高回報假象。
- 誘騙型投資顧問:假冒專業投資顧問,提供錯誤資訊誘導投資。
如何用日文表達「被騙了」或「遭遇詐騙」
萬一遇上詐騙,能用日語清楚描述自己的情況,就能更快得到幫助。下面介紹幾種實用表達。
「被騙了」的日文說法:騙される (だまされる, damasareru)
騙される(だまされる)是「騙す」(だます)的被動形式,意思就是「被騙」。這是最常見的說法,適用於從小欺瞞到嚴重詐欺的各種情境。
例句:
- 私は彼に騙されました。
(我被他騙了。) - その話は嘘だと気づかずに、まんまと騙されてしまった。
(沒有察覺到那個謊言,結果完全被騙了。)
「被騙錢」的日文說法:お金を騙し取られる (おかねをだましとられる, okane wo damashitorareru)
要是專門被騙走錢,就用お金を騙し取られる(おかねをだましとられる)更準確。「騙し取る」(だましとる)是「詐取」的意思,加上被動「れる」就變成錢被騙走的表達。
例句:
- 彼は詐欺師に大金を騙し取られました。
(他的大筆金錢被詐欺師騙走了。) - 投資詐欺でお金を騙し取られてしまい、途方に暮れています。
(因為投資詐欺被騙走了錢,我感到束手無策。)
遭遇詐騙時的實用日文對話句型
在實際碰上詐騙,或需要求助時,這些日語句型會派上用場:
- 懷疑是詐騙時:
- 「これは詐欺ですか?」(Kore wa sagi desu ka?) – 這是詐騙嗎?
- 「もしかして詐欺じゃないですか?」(Moshikashite sagi janai desu ka?) – 這該不會是詐騙吧?
- 「不審な電話/メールだと思います。」(Fushin na denwa/meeru da to omoimasu.) – 我覺得這是可疑的電話/郵件。
- 明確告知對方是詐騙時:
- 「あなた方は詐欺師ですね!」(Anatagata wa sagishi desu ne!) – 你們是詐欺師吧!
- 「私は騙されません!」(Watashi wa damasaremasen!) – 我不會被騙的!
- 「警察に通報します!」(Keisatsu ni tsuuhou shimasu!) – 我會報警的!
- 向警方或諮詢單位求助時:
- 「詐欺被害に遭いました。」(Sagi higai ni aimashita.) – 我遭遇了詐騙。
- 「警察に相談したいのですが。」(Keisatsu ni soudan shitai no desu ga.) – 我想向警方諮詢。
- 「お金を騙し取られました。どうしたらいいですか?」(Okane wo damashitoraremashita. Dou shitara ii desu ka?) – 我的錢被騙走了,該怎麼辦?
- 「被害届を出したいです。」(Higai todoke wo dashitai desu.) – 我想提出受害報告。
- 「消費者センターに連絡したいです。」(Shouhisha sentaa ni renraku shitai desu.) – 我想聯絡消費者中心。
日本詐欺案件的預防與應對措施
詐騙犯罪越來越猖獗,學會預防和處理的方法就顯得格外重要。下面會談談日本的防詐日語提醒、求助途徑,還有針對台灣或香港居民的特別建議。
如何預防詐欺:日文警語與注意事項
保持警覺是防詐的第一道防線。日本到處都有防詐提醒,學會這些說法能提升我們的意識。
- 常見防詐標語:
- 「不審な電話にご注意ください。」(Fushin na denwa ni gochuui kudasai.) – 請注意可疑電話。
- 「『お金』『ATM』は詐欺のキーワードです。」(Okane, ATM wa sagi no kiiwaado desu.) – 「金錢」、「ATM」是詐欺的關鍵詞。
- 「一人で悩まず、すぐに相談!」(Hitori de nayamazu, sugu ni soudan!) – 不要獨自煩惱,立刻諮詢!
- 「甘い儲け話には裏がある。」(Amai mouke banashi ni wa ura ga aru.) – 甜美的賺錢故事背後有蹊蹺。
- 「個人情報は絶対に教えないでください。」(Kojin jouhou wa zettai ni oshienaide kudasai.) – 請絕對不要告知個人資訊。
- 防範意識的日文表達:
- 用心する (youshin suru):小心、留心。
- 警戒する (keikai suru):警惕、戒備。
- 疑う (utagau):懷疑。
- 確認する (kakunin suru):確認。
實用提醒:
- 不輕信陌生電話或訊息,特別是要求匯款或提供個人資訊的。
- 不點擊可疑連結,不隨意下載不明檔案。
- 定期更新密碼,啟用兩步驟驗證。
- 與家人朋友保持聯繫,分享可疑資訊,互相提醒。
不幸遭遇詐欺後:日文報案與求助管道
如果真遇上詐騙,別慌張,趕緊行動。日本有完善的求助系統。
- 警察局 (警察署, Keisatsusho):
- 這是最主要的報案單位。您可以直接前往附近的警察署,或撥打全國統一的緊急電話「110」(ひゃくとおばん, Hyakutouban)。
- 報案時可說:「詐欺被害に遭いました。被害届を出したいです。」(我遭遇了詐欺,想提交受害報告。)
- 非緊急諮詢可撥打「#9110」(警察相談専用電話, Keisatsu Soudan Sen’you Denwa),有專人提供建議。
- 消費者中心 (消費者センター, Shouhisha Sentaa):
- 消費者中心主要處理與消費相關的糾紛和詐騙,提供諮詢服務。您可以撥打全國統一的消費者諮詢熱線「188」(いやや)。
- 諮詢時可說:「投資詐欺(或具體詐欺類型)の被害について相談したいです。」(我想諮詢關於投資詐欺的受害情況。)
- 金融機構:
- 如果涉及銀行匯款,應立即聯繫相關銀行,告知對方可能是詐騙匯款,請求止付。
- 可說:「振り込め詐欺の被害に遭いました。送金したお金を止めてほしいです。」(我遭遇了匯款詐欺,希望停止匯出的款項。)
台灣/香港居民在日遭遇詐欺的特別注意事項
對於在日本的台灣或香港居民,因為文化和語言差異,面對詐騙時可能會多些挑戰。
- 語言障礙:
- 若日文溝通有困難,可請懂日文的朋友、同事協助,或向駐日辦事處尋求翻譯支援。
- 日本警方部分單位也提供多語種諮詢服務,但可能需要提前預約。
- 文化差異:
- 日本人普遍較為禮貌和信任他人,詐騙集團常利用這一點。對過於熱情或不合常理的提議保持警惕。
- 注意日本特殊的社會結構,例如「長者」在社會中的地位,詐騙者可能利用這一點假冒權威人士。
- 駐日辦事處協助:
- 台灣居民可聯繫中華民國駐日本代表處或各地的辦事處。香港居民可聯繫香港經濟貿易代表部。他們可以提供必要的領事協助,包括協助報案、聯絡家人、提供法律諮詢等資訊。
- 雖然辦事處不能直接處理案件,但能提供資訊和指引。
- 個人資訊保護:
- 在處理日本的行政手續或簽訂合約時,務必仔細核對文件,避免個人資訊被不法利用。
- 對於要求提供「在留卡」、「個人編號卡」等重要證件資訊的要求,需特別謹慎,確認對方身份。
結論:掌握「詐欺 日文」,提升自我保護能力
透過這篇文章的詳細探討,我們從「詐欺」這個關鍵詞入手,不只了解了它在日語中的精準定義和與類似詞的差異,還深入介紹了日本常見詐騙類型,尤其是「特殊詐欺」的多種形式。我們也學會了如何用日語表達「被騙了」或「遭遇詐騙」,並掌握在日本預防和應對詐騙的實用技巧。
在資訊快速流通的今天,詐騙手法不斷更新,隱藏得更深。無論你是日語學習者、在日生活者還是商務人士,熟知這些與「詐欺」相關的日語詞彙和說法,不僅能提升語言水平,更能強化自我防護。當你能讀懂提醒、辨識疑似情況,並在需要時清楚描述遭遇,就能有效避開受害風險,並在出事時迅速求援。
請保持警覺,對任何看似輕鬆致富的機會,或突然的緊急求助電話,都要多加懷疑。牢記「不急、不慌、多方查證、立即求助」的原則。希望你能應用這些知識,在日本安心度日,遠離詐騙陰影。
「詐欺」在日文中最常見的表達方式是什麼?有哪些近義詞?
在日文中最常見的「詐欺」表達方式就是直接使用「詐欺(さぎ, sagi)」這個詞。它通常指涉具有法律層面、惡意且有預謀的欺騙行為。
近義詞包括:
- 騙す(だます, damasu):用途最廣泛,可指一般性的欺騙,不一定涉及法律或惡意。
- 欺瞞(ぎまん, giman):偏書面語,指隱瞞事實、策略性地欺騙。
- 偽る(いつわる, itsuwaru):指假冒、偽裝、說謊。
- 嘘をつく(うそをつく, uso wo tsuku):最直接的「說謊」表達,無論大小謊言皆可使用。
日本的「特殊詐欺」包含哪些具體類型?它們的日文名稱怎麼說?
日本的「特殊詐欺」是警方定義的一種非面對面詐騙類型,主要包括:
- オレオレ詐欺(Ore-ore sagi):假冒親友詐騙(如假冒兒子、孫子)。
- 還付金詐欺(Kanpukin sagi):退稅詐騙。
- 架空請求詐欺(Kakuu seikyuu sagi):虛假帳單詐騙。
- 金融商品詐欺(Kinyuu shouhin sagi):金融商品投資詐騙。
- プリペイドカード詐欺(Puripeido kaado sagi):預付卡詐騙。
- 電話料金詐欺(Denwa ryoukin sagi):電話費詐騙。
如果我不幸被詐騙了,如何用日文向日本警方報案或尋求協助?
您可以這樣表達:
- 向警方報案:「詐欺被害に遭いました。警察に相談したいです。」(Sagi higai ni aimashita. Keisatsu ni soudan shitai desu. – 我遭遇了詐騙,想向警方諮詢。)
- 想提出受害報告:「被害届を出したいです。」(Higai todoke wo dashitai desu. – 我想提出受害報告。)
- 如果被騙錢:「お金を騙し取られました。どうしたらいいですか?」(Okane wo damashitoraremashita. Dou shitara ii desu ka? – 我的錢被騙走了,該怎麼辦?)
緊急情況可撥打「110」,非緊急諮詢可撥打「#9110」警察相談專線。
日文中的「詐欺師」和中文的「騙子」在語氣上有何不同?
「詐欺師(さぎし, sagishi)」在日文中特指從事詐欺犯罪行為的人,帶有強烈的法律和負面色彩,通常指有預謀、以獲取不法利益為目的的專業詐騙犯。而中文的「騙子」則更為廣泛,可以指代各種程度的欺騙者,從說小謊的人到專業詐欺犯都可能被稱為騙子,語氣彈性較大。
如何分辨日文中的「詐騙電話」與一般的商業推銷電話?
分辨的關鍵在於:
- 要求金錢或個人資訊:詐騙電話通常會要求您立即匯款、提供銀行帳號、信用卡資訊或個人編號等敏感資料。而一般推銷電話不會在第一次接觸就提出此類要求。
- 製造緊急感:詐騙電話常會聲稱有緊急狀況(如親友出事、欠款未繳、帳戶異常),要求您迅速處理,不給您思考或查證的時間。
- 語氣與內容:推銷電話通常會詳細介紹產品或服務。詐騙電話則可能語氣急促、含糊其辭,或內容不合邏輯。
- 「關鍵詞」警惕:聽到「お金(錢)」、「ATM」、「キャッシュカード(提款卡)」、「個人情報(個人資訊)」等詞,尤其是要求您操作這些,務必提高警惕。
- 查證:若有疑慮,應自行透過官方管道(而非來電者提供的號碼)聯繫相關單位或親友查證。
在學習日文時,哪些關於「詐欺」的常用語句或片語是必須知道的?
以下是一些必須知道的常用語句或片語:
- 詐欺に遭う(Sagi ni au):遭遇詐欺。
- 騙される(Damasareru):被騙。
- お金を騙し取られる(Okane wo damashitorareru):錢被騙走。
- 不審な電話/メール(Fushin na denwa/meeru):可疑的電話/郵件。
- 個人情報を教えない(Kojin jouhou wo oshienai):不告知個人資訊。
- 警察に相談する(Keisatsu ni soudan suru):向警方諮詢。
- 被害届(Higai todoke):受害報告。
- 注意喚起(Chuui kanki):提醒注意、警示。
- 甘い儲け話(Amai mouke banashi):誘人的賺錢機會(常指詐騙)。
針對台灣或香港居民,在日本如何有效預防常見的詐騙手法?
台灣或香港居民在日本預防詐騙,除了普遍的防範措施外,還需特別注意:
- 提高警惕:對任何聲稱來自大使館/辦事處、日本政府機構、電信公司,要求您匯款或提供個人敏感資訊的電話或簡訊,都要高度懷疑。
- 查證:不要輕易相信來電顯示的號碼,詐騙者常會偽造號碼。遇到可疑情況,應自行透過官方網站查詢電話,再撥打回去確認。
- 語言和文化差異:若日文溝通有障礙,請勿獨自面對,可請信任的朋友協助,或尋求駐日辦事處的協助。詐騙者可能利用語言隔閡進行詐騙。
- 保護證件:妥善保管在留卡、個人編號卡等重要證件,不輕易向他人透露其資訊。
- 多方諮詢:若有任何疑慮,可直接撥打日本警方諮詢專線「#9110」或消費者諮詢專線「188」尋求建議。
除了直接的金錢詐騙,日本還有哪些形式的「網路詐騙」?
除了直接的金錢詐騙外,日本的網路詐騙形式還包括:
- フィッシング詐欺(Fisshingu sagi):釣魚詐騙,假冒銀行、電商等發送郵件或簡訊,誘導受害者點擊惡意連結,竊取帳號密碼。
- ワンクリック詐欺(Wan kurikku sagi):一鍵詐騙,受害者不小心點擊某連結後,頁面會顯示高額費用請求,並恐嚇若不支付將公開個人資訊。
- サポート詐欺(Sapo-to sagi):技術支援詐騙,彈出虛假警告視窗,聲稱電腦中毒或有問題,誘騙受害者撥打假冒的技術支援電話,進而遠端操控或收取高額費用。
- 出会い系サイト詐欺(Deaikei saito sagi):交友網站詐騙,詐騙者在交友網站上假冒身份,誘騙受害者支付高額會員費或禮物費用。
- 情報商材詐欺(Jouhou shouzai sagi):資訊商品詐騙,販售聲稱能快速致富或解決問題的無用「資訊產品」,收取高額費用。
「被騙了」和「被騙錢了」這兩個意思在日文上應該如何精確表達?
- 「被騙了」:最常用的表達是「騙される(だまされる)」。這是一個動詞「騙す」的被動形,表示「自己成為被欺騙的對象」。
例句:私は彼に騙されました。(我被他騙了。)
- 「被騙錢了」:更精確的表達是「お金を騙し取られる(おかねをだましとられる)」。這裡使用了複合動詞「騙し取る(詐取、騙取)」的被動形,明確指出是金錢被詐騙走了。
例句:詐欺でお金を騙し取られました。(因為詐騙,錢被騙走了。)
日本社會對於詐欺案件的法律懲罰和受害者保護機制是怎樣的?
日本對詐欺案件有明確的法律懲罰和受害者保護機制:
- 法律懲罰:根據日本刑法,詐欺罪(刑法第246條)可處以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或涉及組織犯罪(如特殊詐欺)時,刑罰可能更重。若涉及共犯,則依其在詐騙集團中的角色和參與程度進行處罰。
- 受害者保護機制:
- 報案與諮詢:受害者可向警察局(緊急110,非緊急#9110)或消費者中心(188)尋求諮詢和報案。
- 損害賠償:受害者可透過民事訴訟向詐騙者請求損害賠償。然而,由於詐騙者往往難以追查或無資產,實際追回損失有難度。
- 犯罪被害者支援:日本各地設有「犯罪被害者支援中心」,為受害者提供心理諮詢、法律支援等。
- 銀行止付:若受害者的款項被匯入詐騙集團的銀行帳戶,可立即聯繫銀行請求止付,並依據《振り込め詐欺救済法》(匯款詐欺救濟法)申請返還被害款項(但需符合一定條件)。
- 預防宣導:政府和警方會定期進行大規模的防詐宣導活動,透過電視、網路、社區活動等方式提高民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