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交友詐騙猖獗!AI變臉技術成新陷阱,揭密三大詐騙手法與防範對策
近年來,隨著數位科技的快速發展與行動裝置的普及,各式各樣的網路詐騙手法也層出不窮。其中,「假交友詐騙」已成為台灣最嚴重的詐騙類型之一。根據兆豐銀行統計,高達87%的APP詐騙案件,皆源自於交友軟體,令人不得不警覺。這些看似尋找愛情或友情的平台,反而成了詐騙集團精心佈局的溫床。

愛情詐騙財損驚人!2025年單月損失逼近10億
根據TVBS新聞報導,僅在2025年2月,全台因假交友詐騙導致的財務損失就高達9.8億元,幾乎逼近10億大關。許多受害者是在交友平台上認識「對象」,經過一段時間的溫情互動後,逐漸建立信任,最終被誘導至投資平台或借錢周轉,陷入人財兩失的困境。
內政部警政署的165全民防騙網指出,假愛情交友詐騙自2009年開始浮現,起初以「遠距離戀愛」、「急需醫療費用」等傳統劇本為主,但隨著技術演進,詐騙手法不斷升級,如今更結合人工智慧(AI)技術,讓假身份幾乎難以辨識。
AI技術助長詐騙!三大新興手法揭露
隨著生成式AI與深度偽造(Deepfake)技術的成熟,詐騙集團不再只是靠文字聊天,更進一步利用「AI變臉視訊」、「語音模仿」與「自動化互動」來增強可信度。根據加密資產平台XREX發布的《2025三大AI詐騙手法》報告,以下三種模式最值得警惕:
1. AI變臉視訊誘導信任
詐騙者會使用AI技術合成逼真的臉部影像,讓受害者在視訊時看到「活生生」的對方,甚至能即時對話、眨眼、微笑,幾乎無法分辨真假。這類技術已被用於假造高顏值對象,或冒充親友進行勒索。
2. AI語音模仿索取金錢
透過短短幾秒的語音樣本,AI即可複製出極為相似的聲音。曾有案例顯示,詐騙集團模仿子女聲音打電話給長輩,聲稱遭遇意外急需匯款,導致長者在慌亂中受騙。
3. AI自動化話術操控情緒
聊天機器人搭載情感分析演算法,能根據用戶反應自動調整語氣與話題,模擬熱戀中的互動模式。如此一來,即使詐騙者不親自上線,也能持續與受害者建立情感連結,逐步引導至詐騙情境。

誰最容易受騙?警政署統計揭真相
根據警政署《110年上半年詐欺案件概況》統計資料,假愛情交友詐騙的受害者以「30至49歲」年齡層最多,女性受騙比例高於男性。值得注意的是,高學歷與經濟穩定者亦非免疫族群——正因為具備一定財力,反而更容易被鎖定為目標。
此外,詐騙集團常鎖定離婚、喪偶或獨居者,利用其情感空窗期進行心理攻防。他們會花數週甚至數月時間培養感情,期間不斷傳遞溫暖訊息、分享虛構生活細節,這種「慢火細燉」的手法讓許多受害者防不勝防。
FBI揭露應對策略:冷靜求證是關鍵
面對愈來愈高明的AI詐騙,國際執法單位也紛紛提出警示。根據wepro180整理的FBI建議,民眾若懷疑遭遇AI深偽陷阱,應立即採取以下行動:
- 要求即時互動驗證:例如讓對方在鏡子前舉牌寫字、即時回答私人問題。
- 避免單一通訊管道:不要只透過聊天室或通話聯繫,嘗試透過第三方平台確認身分。
- 不輕易共享個人資訊:包括照片、語音、身分證件等,皆可能被用於AI訓練模型。
- 向親友或警方求助:一旦發現異狀,應盡快與信任的人討論,或撥打165反詐騙專線。
XREX也在報告中提醒,「任何在網路上急於建立親密關係、並迅速引導至金錢議題的人,都極可能是詐騙集團。」保持警覺、延遲決策,是避免受騙的第一道防線。
如何辨識假交友詐騙?5個紅色警訊一次看
- 照片過於完美或像網美照:多數使用盜用照片,可在Google影像搜尋比對。
- 拒絕見面或視訊時閃爍其詞:常以工作忙碌、網路不穩等理由迴避。
- 短時間內表達愛意:才認識幾天就說「我愛你」、「你是我的唯一」。
- 提到投資、賭博或借錢:這是典型詐騙轉折點,切勿輕信高報酬承諾。
- 帳號資訊稀少或語氣不一致:個人資料不完整,或聊天語氣前後矛盾。
結語:科技不 evil,人心需防備
交友軟體本身並非罪惡,它確實幫助許多人建立真實連結。然而,當技術被濫用於偽造情感、操弄信任時,我們更需提升數位素養與警覺心。政府持續加強打擊力度,但預防詐騙的最終關鍵,仍在每一個使用者自身的判斷力。
記住:真正的感情不會急於求成,也不會以金錢作為考驗。面對網路上的「完美情人」,多一分懷疑,少一分損失。遇到可疑狀況,立即上165全民防騙網查詢或通報,守護自己的情感與財產安全。
常見問題(FAQ)
- 假交友詐騙常見於哪些平台?
- 常見於各大主流交友APP,如Tinder、Paktor、探探、Bumble等,甚至擴及社群媒體如Instagram、Facebook。詐騙者會偽造帳號,利用高畫質照片吸引注意。
- 為什麼AI變臉技術這麼危險?
- 因為它能即時生成逼真的視訊畫面,讓受害者誤以為正在與真人互動。即使進行視訊,也可能看到的是AI合成的「假臉」,極難辨識。
- 如果已經被騙,該怎麼辦?
- 請立即保留對話紀錄、匯款資訊,並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報警處理。同時通知銀行凍結帳戶,避免損失擴大。
- 怎麼知道對方是不是AI機器人?
- 觀察回應速度是否過快、語氣是否過於模板化、是否避談個人細節。可嘗試提出突發問題或要求即時互動,真人通常反應較自然。
- 165全民防騙網可以提供哪些協助?
- 民眾可至165.npa.gov.tw查詢最新詐騙手法、通報可疑訊息,並下載防騙宣導素材。網站亦提供24小時諮詢服務與案例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