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ense 中文意思與核心定義
在現代英語中,「immense」作為一個極具表現力的形容詞,常用來描繪那些超出常規規模、難以具體衡量的事物。其在繁體中文中最貼切的翻譯包括「巨大的」、「廣大的」、「極大的」或「無限的」。與單純表示「大」的詞彙不同,「immense」所傳達的不僅是物理尺寸上的龐大,更蘊含一種超越理解、令人敬畏的語氣。它常用來形容那些在程度、影響或數量上達到驚人境界的存在,無論是實體景觀還是抽象情感,都能藉由這個詞凸顯其壓倒性的存在感。

Immense 的詞源與語意發展
要真正理解「immense」的深層意涵,必須回溯其語言根源。這個詞源自拉丁語 “immensus”,由否定前綴 “in-“(意為「非」或「不」)與動詞 “metiri” 的過去分詞 “mensus”(意為「測量」)組成,字面意義即為「無法測量的」。從一開始,這個詞就承載了超越人類度量能力的概念。當它在15世紀晚期進入英語時,最初便用來描述無邊無際、沒有界限的狀態,例如浩瀚的宇宙或無盡的時間。隨著語言演變,「immense」逐漸擴展至泛指任何極端龐大的事物,但其核心精神——難以估計、超出掌控——始終未曾改變。相較於 “huge” 或 “big” 這類中性詞彙,「immense」多了一層哲學性的重量,往往暗示著某種令人震撼甚至略帶不安的宏偉。

Immense 的多樣化用法與精選例句
正因其內涵豐富,「immense」能靈活應用於多種語境,既可描繪具象的巨物,也能精準刻畫抽象概念的強烈程度。這種雙重適應性使它成為高階英語表達中的常客。
描述物理規模
當用於具體事物時,「immense」強調視覺上令人驚嘆的龐大。例如:
- 探險隊在深山中發現了一個綿延數英里的巨大洞穴系統,內部鐘乳石林立,宛如另一個世界。
- 從高空俯瞰,那片廣袤的沙漠彷彿無邊無際的金色海洋,人類在其面前顯得無比渺小。
描寫抽象情境
更多時候,「immense」被用來強化情緒、壓力或責任等無形因素的強度:
- 專案截止前的最後一週,團隊成員背負著極大的心理壓力,每分每秒都充滿緊張感。
- 當獲獎名單公布的瞬間,他們臉上浮現出難以掩飾的巨大喜悅,彷彿所有辛勞都有了回報。
- 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實現永續發展需要全社會投入難以想像的努力與資源。
強調數量或天賦
在談論資源、才華或影響力時,「immense」凸顯其遠超平均水準的程度:
- 這位企業家將巨額資金投入教育與醫療領域,展現了對社會的深切關懷。
- 年輕鋼琴家的演奏技巧精湛,展現出與年齡不符的非凡才華,令評審團印象深刻。
- 她在影壇的突破性演出不僅獲得獎項肯定,更讓她迅速躋身一線明星之列,人氣飆漲。

Immense 常見搭配詞與慣用表達
「Immense」在實際使用中常與特定名詞搭配,形成自然且有力的片語結構。掌握這些常見組合,能讓語言表達更地道、更具說服力。
- an immense amount of / quantity of: 強調數值或資源的龐大,常用於研究、資金或資料等語境。例如:「這項計畫耗費了巨量的時間與人力。」
- immense pleasure / satisfaction: 表達極致的愉悅或成就感,帶有禮貌與強調的語氣。例如:「能與您共事是一種莫大的樂趣。」
- immense gratitude: 傳達深切且真摯的感謝,比單純的「thank you」更具情感重量。例如:「對於您的協助,我內心充滿無比感激。」
- immense potential: 形容尚未完全發揮但前景看好的能力或可能性,常用於教育、科技或人才發展領域。例如:「這項新技術展現出改變產業的龐大潛力。」
- immense benefit / impact: 強調某項決策或行動帶來的深遠效益或改變,適合用於政策、投資或社會運動等議題。例如:「再生能源的推廣將對環境產生不可估量的正面影響。」
Immense 同義詞、反義詞與詞義辨析
雖然「immense」常與其他表示「大」的詞互換使用,但細究之下,它在語氣與使用脈絡上有其獨特定位。
同義詞比較:
- Enormous: 強調異常龐大,常帶有驚訝語氣,適用於尺寸、數量或後果。
- Huge: 最通用的口語用詞,語氣較中性,日常對話中頻率最高。
- Vast: 多用於空間或範圍,如「遼闊的平原」或「廣大的知識體系」。
- Gigantic / Colossal / Massive: 側重視覺上的巨大,常見於描述建築、生物或自然現象。
- Tremendous: 除尺寸外,也強調程度或力量的強烈,如「tremendous applause」(熱烈掌聲)。
相較之下,「immense」的特點在於其隱含的「不可測量性」與「超越性」。它不只是大,而是大到接近極限,甚至引發敬畏或壓迫感。例如,我們說「immense sorrow」時,不只是悲傷,而是那種深不見底、幾乎令人窒息的情感深度。
反義詞:
與「immense」相反的詞包括「tiny」(微小的)、「minute」(極細微的)、「microscopic」(微觀的)與「negligible」(可忽略的),這些詞強調事物的微不足道或幾乎不存在。
細部辨析:
以「huge dog」來說,僅描述狗的體型大;但若說「immense challenge」,則暗示這不僅是困難,更是一場可能超出能力範疇的考驗。劍橋詞典特別指出,「immense」常用於正式或文學語境,傳達一種近乎神聖的宏偉感。
Immense 發音指南與學習技巧
正確發音是掌握「immense」的第一步。其國際音標為 [ɪˈmɛns],分為兩個音節:im-mense,重音落在第二個音節「mense」上。
發音要點:
- 首音 /ɪ/ 發音短促,類似「一」但更輕鬆,不需拉長。
- 第二音節 /mɛns/ 中,/ɛ/ 如「梅」的母音,嘴巴張開,舌頭放平;/n/ 舌尖抵上牙齦,鼻音送出;/s/ 則是清晰的嘶聲。
- 重音務必強調在「mense」,否則容易與「immense」混淆。
學習建議:
初學者可透過牛津或劍橋線上詞典聆聽母語者的發音示範,反覆跟讀。錄下自己的聲音進行比對,特別注意重音位置與母音的準確度。也可將音節拆解練習,先熟讀「im」與「mense」,再逐步加快連貫速度。
Immense vs. Immerse:中文學習者常見混淆詞解析
「Immense」與「immerse」因拼寫相近,常被學習者誤用。然而,兩者在詞性、發音與意義上截然不同。
特性 | Immense | Immerse |
---|---|---|
詞性 | 形容詞 | 動詞 |
中文意思 | 巨大的、廣大的、無限的 | 浸入、使沉浸於 |
發音 | [ɪˈmɛns] | [ɪˈmɜːrs](英式) / [ɪˈmɝːs](美式) |
例句 | 這項計畫面臨巨大的挑戰。 勝利帶來了無比的喜悅。 |
他全心投入研究之中。 潛水員將自己沉入深海。 |
Immense 用來形容事物的規模或程度,如「immense effort」(巨大努力);而 immerse 則表示主動「投入」或「浸泡」的動作,可指物理上的浸入,也可比喻精神上的專注,如「immerse oneself in a book」(沉浸於書中)。
記憶技巧:
可將「immense」聯想為「Mensa 高智商團體」,象徵智慧的無限廣大;而「immerse」則可拆解為「in + merge」,意即「融入其中」。另一個方法是注意結尾音:「-ense」押韻「sense」,感覺到龐大;「-erse」則像「universe」,需沉浸其中才能理解。
相關詞彙:Immensely 的中文意思與用法
「Immensely」是「immense」的副詞形式,意為「極大地」、「非常地」或「無限地」,用來加強動作或狀態的程度。
- 她在古典音樂方面的才華極為出眾,每次演出都令人驚艷。
- 這款創新產品上市後迅速受到消費者青睞,熱銷程度超乎預期。
- 對於您長期以來的支持,我們萬分感謝,銘感五內。
- 前方的道路雖然極其艱難,但只要堅持,終有突破的一天。
在正式書信、學術寫作或文學作品中,「immensely」能有效提升語氣的強度與情感的深度。
Immense 在文學與抽象概念中的深層應用
在文學與哲思語境中,「immense」超越了數值描述,成為一種情感與認知的載體。它常用來描繪人類面對宇宙、時間或內在心靈時的渺小感。例如,「an immense silence」不僅是安靜,而是那種壓迫性的、幾乎能吞噬一切聲音的寂靜;「an immense responsibility」也不只是責任重,而是那種令人喘不過氣、影響深遠的道德重量。
以普立茲獎得主愛德華·威爾遜的著作《An Immense World》為例,書名中的「immense」並非指地球的物理大小,而是揭示每種生物感知世界的獨特方式——從蜜蜂看見的紫外線到大象聽到的次聲波——這些感官經驗構成的「世界」對人類而言是如此龐大而難以想像。此處的「immense」呼應其詞源「不可測量」,邀請讀者跳脫人類中心視角,探索更廣闊的感知宇宙,展現該詞在抽象與哲學層面的深刻張力。
總結:精準掌握 Immense 的關鍵
要真正掌握「immense」,必須理解其核心在於「不可測量」與「超越常規」。它不只是「大」,而是大到令人敬畏、難以承受或深不見底。無論是描述自然奇觀、情感深度還是社會變革,這個詞都能賦予語言更強的感染力與層次感。同時,務必與「immerse」明確區分,避免因拼寫相似而產生誤用。透過詞源理解、語境分析與搭配練習,學習者不僅能正確使用「immense」,更能將其轉化為表達思想深度的有力工具,讓英文寫作與溝通更具說服力與美感。
1. 「immense」的中文意思是什麼?
「Immense」的中文意思通常是「巨大的」、「廣大的」、「無限的」或「極大的」。它形容某物在規模、程度或數量上非常龐大,甚至難以測量或超出常規。
2. 「immense」的正確發音為何?是否有英式和美式差異?
「Immense」的國際音標是 [ɪˈmɛns]。英式和美式發音在這個詞上沒有顯著差異,重音都落在第二個音節 /mɛns/。
3. 「immense」和「huge」在語氣或用法上有何不同?
「Huge」是一個通用且口語化的詞,單純指「非常大」。而「immense」則更強調一種「難以測量」、「超越想像」的程度,常用於表達一種壓倒性的感覺或深遠的影響,語氣上比「huge」更強烈和正式。
4. 「immense」的同義詞有哪些,它們之間有什麼細微差別?
「Immense」的同義詞包括 enormous, huge, vast, gigantic, colossal, massive, tremendous 等。
- Huge 最常用,語氣中性。
- Vast 多形容空間或範圍的廣闊。
- Enormous, gigantic, colossal, massive 則強調物理尺寸的龐大,常帶有視覺衝擊力。
- Tremendous 除了大,也可形容程度或重要性極大。
「Immense」則更著重於難以估量、超越預期或令人敬畏的含義。
5. 如何徹底區分「immense」和「immerse」這兩個詞,避免混淆?
區分兩詞的關鍵是它們的詞性、發音和意思:
- Immense (形容詞): 發音 [ɪˈmɛns],意為「巨大的、廣大的」。
- Immerse (動詞): 發音 [ɪˈmɜːrs],意為「浸入、使沉浸於」。
記住「immense」用來形容事物「大」,而「immerse」則表示「投入」或「浸泡」某物。
6. 「immensely」是「immense」的副詞形式嗎?它的中文意思和用法是什麼?
是的,「immensely」是「immense」的副詞形式。它的中文意思為「極大地」、「非常地」、「無限地」,用於修飾動詞、形容詞或其他副詞,以強調其程度之高。例如:「immensely popular」(非常受歡迎)或「immensely grateful」(萬分感激)。
7. 「immense」可以用來形容抽象的事物嗎?請舉幾個例子。
當然可以。「Immense」經常用來形容抽象事物,強調其程度之高或影響之深。例如:
- Immense pressure (巨大的壓力)
- Immense joy (巨大的喜悅)
- Immense challenge (巨大的挑戰)
- Immense potential (巨大的潛力)
- Immense gratitude (無比的感激)
8. 在句子中,「immense」通常放在哪個位置?
作為形容詞,「immense」通常放在其修飾的名詞之前,作定語。例如:「an immense mountain」(一座巨大的山)。它也可以放在系動詞(如 be, seem, become 等)之後,作表語。例如:「The task was immense」(這項任務是巨大的)。
9. 有哪些常見的詞彙或片語會與「immense」搭配使用?
常見搭配詞或片語包括:
- an immense amount of (大量的)
- immense pleasure (極大的愉悅)
- immense gratitude (無比的感激)
- immense potential (巨大的潛力)
- immense effort (巨大的努力)
- immense impact (巨大的影響)
10. 「immense」這個詞的詞源是什麼,它如何幫助我們理解其核心意義?
「Immense」源自拉丁語 “immensus”,由 “in-“(不、非)和 “mensus”(測量)組成。因此,其詞源意義為「不可測量的」。這有助於我們理解其核心意義:它不僅僅是「大」,更強調一種超越人類度量能力、難以估量或超出想像的宏偉程度。